成都
| 网站首页 |
电话:028-86643862
工作成果

85.61%!成都226个项目获2022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3.29| 浏览:2703次

3月28日上午,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第三届“四川杰出人才奖”颁奖仪式在成都市举行。在这一年一度的四川科技盛会上,又一批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治蜀兴川作出杰出贡献的获奖代表登上光荣的领奖台。


▲大会现场


▲科学技术奖颁奖现场


▲科学技术奖颁奖现场

四川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琪

西南石油大学教授赵金洲

荣获2022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

杰出贡献奖


四川大学教授汪伟、

中电科29所研究员陈林、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王静、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董帆、

中铁二院正高级工程师曾永平等5人

获得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


大会还授予4名外籍专家四川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在264个获奖项目中,“高分子复合材料隔离功能结构形成机理与方法”等15项成果获四川省自然科学奖;“高性能无人机关键技术”等5项成果获四川省技术发明奖;“面向行业应用的宽带无线专网关键技术及应用”等244项成果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看成都

成都市科技创新战线再创佳绩,在2022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264个获奖项目中,成都主持及参与的共有226个,获奖数量占获奖总量的85.61%。


在226个获奖项目中——

成都主持的“高性能无人机关键技术”项目,获得技术发明奖特等奖

成都主持及参与的33项成果获一等奖,占一等奖获奖数量的89.19%

69项成果获二等奖,占二等奖获奖数量的87.34%

123项成果获三等奖,占三等奖获奖数量的83.67%

据了解,获奖项目涵盖医疗卫生、新材料、电子信息、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谈特点

一是展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获奖项目紧跟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发挥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者作用,国防军工领域科技成果获奖数量和获奖项目水平都有显著提升,共有26项成果获奖、同比增长12%,特别是在航空航天、雷达探测等优势领域,产生了一批突破性、引领性的技术成果。其中,中航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获得的技术发明奖特等奖项目,创新突破新一代布局控制、智能协同和实装验证技术,支撑国防重大装备跨越发展,与世界强国形成并跑和局部领跑,标志着我省科研单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实现国防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技术策源能力迈上新高度。

二是体现原创科技攻关实力。

获奖项目原创成果既有对标世界前沿、取得公认的独特发现,拓宽现有认知边界,也有面向应用导向,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项目平均开展时间为9年,“十年磨一剑”的潜心研究成为普遍规律。其中,自然科学奖 “气动声学的高分辨率计算方法、流声分离理论和定向控制模型”等在数学算法领域创新了基础理论;技术发明奖“太赫兹高性能单片射频器件及集成应用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从“0到1”的突破;科学技术进步奖“华龙一号反应堆及一回路系统研制与应用”等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有利于在国际竞争中扭转“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三是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获奖项目体现企业利用市场优势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突出企业全创新链主体地位。企业牵头完成的项目99项,占37.5 %,同比增长5%;获奖机构中企业有330家,占比45%;特别是在一等奖获奖项目中由企业牵头有12项,同比增长100%。其中:成飞集团、长虹公司、东方电气等大型国企,通过持续的开展技术研发和科技攻关,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通威股份、先导药物等民营企业,敏锐捕捉市场需求,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在自主创新之路上不断突破。

四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获奖项目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提供更精准和更全面科技支撑。项目通过产学研合作将企业作为项目实施转化的主体,面向市场,开展应用的有178项,占总数的近七成,真正实现了将专利、论文转化为先进生产力,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医疗卫生、农业环保等领域的“肝包虫病外科诊疗关键技术的创新及应用”“重穗型杂交稻优异基因资源发掘与育种创新利用”等成果,在服务民族地区、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作用,使科技创新更好造福群众。

每一次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是成果总结

更是勇攀科技高峰的新起点

科学精神闪耀光芒

让我们为获奖的科学家和科研团队

送上满满的敬意与祝福!


2022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

奖励项目


























部分来源:川观新闻

出品:成都科技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