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 网站首页 |
电话:028-86643862
工作成果

科创先锋!为他们点赞!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1.20| 浏览:3344次

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成都,阔步前行

为城市高质量发展

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成都的科技创新新征程中

涌现出一大批勇于创新

担当有为的先进典型

为礼赞优秀、鼓励先进

激发全市创新热情和创新活力

市委、市政府决定

表彰天府兴隆湖实验室等80家单位

为成都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

科技创新中心先进集体

表彰邓龙江等150名个人

为成都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

的科技创新中心先进个人


在TA们之中

有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

始终站在科技攻关的最前沿


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在前沿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区域重大工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第一动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加快推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扎实推进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在TA们之中

有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者

跑出创新“加速度”


受表彰的先进个人坚守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或科技服务岗位,在技术难点问题上敢为人先、担当奉献;在跨越转型中勇于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奋进新时代、逐梦天府的创新创业中,以奋勇姿态主动投身城市建设伟大事业。受表彰的国际友人,是热爱成都、建设成都的外籍人士代表,在促进科技合作交流、扩大开放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TA们勇立潮头、开拓进取

奋力谱写了

成都科技创新的精彩篇章


TA们都是谁?

TA们都有着怎样的创新故事?

让我们一起

认识一下部分受表彰的

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聚焦·先进集体

根据《成都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对象名单》

80个先进集体受到表彰

这些科技先锋

来自电子信息、生物医药、

航空航天、碳中和等不同领域

举集体之力

共创科技新发展


天府兴隆湖实验室

2021年6月7日挂牌成立的天府兴隆湖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研究方向聚焦能量光子学、信息光子学、材料光子学、生医光子学和光子科学仪器设施。


实验室成立一年多以来,已承担国家、地方、国际一流企业等渠道科技攻关任务11项,并在引聚人才、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引聚人才资源,实验室吸引合作院士5人,同时吸引了电子科大、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等相关领域教授团队联合开展科研。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室成立全资控股平台公司——成都鹿溪科技有限公司,并在智能感知系统、通信等研究领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并签订合同,相关产品在四川、广东等地实现应用。


华西医院麻醉转化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华西医院麻醉转化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刘进教授带领的麻醉新药团队,聚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临床优势的麻醉新药创制”这一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调原始创新推动应用成果的转化,实现麻醉新药成果转化超8亿元,获得新药证书1项、临床批件4项,有力的推动了我国麻醉新药研发的持续进步。


中心探索麻醉药物的离子通道机制,首次发现多种离子通道是药物产生全麻药理作用的靶点,建立了离子通道麻醉作用机制的理论体系;基于新机制的发现,成功开发多个麻醉新药。首次提出“容积比分配系数”,开发首个静脉给药、原形呼出的全麻药“异氟烷注射液”。

中心还设计独特的磷酸酯二钠盐前药结构,开发水溶性好、安全性高的全麻药磷丙泊酚钠。基于多靶点等策略,开发作用时间长的局麻药LL-50,安全性高的肌松药YJJS-71和皮质功能抑制小的全麻药ET-26等。


成飞·青羊创新中心

搭建各类技术平台18个,吸引内外部创新团队37个、成员372人,开展研究项目60余项……成飞·青羊创新中心在新工艺探索、新材料研发、数字化检测及工业软件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内外部创新资源聚集效应初步显现。


成飞·青羊创新中心开创外部创新力量“走进来”、内部创新成果“拿出去”的单透模式。在需求侧,将装备研制需求和工程问题提炼为共性技术问题进行发布,降低外部创新主体参与的门槛,吸引其入驻研究,将创新成果“留下来”;在供给侧,将技术方案或产品通过背景“脱敏”,向社会转化应用,实现“拿出去”,推动产业链和区域经济发展。

从而在整体效果上实现对外需求开放、对内技术保密的“单透”效果,不仅摆脱了企业原有管理体系的束缚,还破除了科技创新的“篱笆墙”。


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

作为西部地区首个国家超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算力规模全球前十,是支撑西部(成都)科学城和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融入“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工程的战略支撑平台。目前,已先后为国内35个城市950余个用户提供算力服务,服务涵盖基础科学、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30余个领域,获得30余项软著、专利等自主科研成果。


服务国家战略,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为50余家科研国家队提供了超算服务,助力10余个在川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为70余家企业共同开展技术协同攻关,积极成功申报科研产业课题项目,构建国产超算生态。

助力城市治理,支撑智慧蓉城建设,在大运气象预报精度、环境监测预报分辨率等方面大幅度提升超大城市敏捷治理、科学治理的体征监测预警和应急事件处置指挥调度水平。


成都玖锦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成都玖锦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四川省高频电子测试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成都高频电子测试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众多平台资质。


2020年以来,成都玖锦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承担5项国家重大专项,数十项省部级重点研发任务。此外,作为成都市唯一民营高新技术领域企业科技创新成果参展方,参与科技部“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向全国展示了成都市科技企业战略高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澎湃新动能。


聚焦·先进个人

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点亮科技创新之光

在这背后,离不开一位位

在各自岗位上坚守与创新的成都科技人

根据《成都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对象名单》

150位成都科技工作者受到表彰

这些科技先锋

向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定前行

共谱科技新篇章


卜智勇

成都中科微信息技术公司首席科学家

卜智勇积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开展“卡脖子”相关技术攻关,带动成都相关产业链发展。

同时,卜智勇坚守科研一线,持续从省外引入资金、项目和人才到成都开展创新创业工作,累计引入创新团队5个,博士及副研以上人才20余人,各类研发人才500余人。


胡庚

成都齐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胡庚带领近两百名跨学科的研发人员开展了纳米孔基因测序仪的研发工作,在蛋白生化、生物芯片、电子电路和软件算法等多个关键技术环节上实现了自主创新,积累了核心知识产权,成功推出了国内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孔基因测序仪,从根本上改变了新一代基因测序设备被国外高度垄断的局面,实现我国高端医疗器械研发能力跨越发展。

作为电子电路方面的技术专家,胡庚牵头完成了纳米孔基因测序仪信号采集系统的技术攻关,获得2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完成3项软件著作权登记和1项集成电路版图登记。


胡所亭

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研究员

胡所亭是铁路建设领域的专家,他组织开展国家高速、城际、客货共线和重载列车作用研究工作,主持编写国家铁路首版《铁路列车荷载图式》;揭示了高速列车与标准梁式桥力学行为,发展了“强度和刚度双控”的高速铁路标准梁式桥设计理论,提出了成套技术参数体系,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工程,胡所亭在蓉组织团队开展了北斗定位及航空物探、高性能机制砂装备研制、铁路数据资源获取与一体化平台建设等技术领域攻关,在铁路工程建设多维度时空信息、隧道洞渣制备高品质机制砂等领域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投身于新型举国体制下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试验田”,依托国铁集团和川藏两省区共建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胡所亭带领团队扎实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重大战略工程深度融合,助力新时代铁路创新生态构建和区域经济发展。


杨其长

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党委书记、研究员

杨其长是我国设施农业工程学术带头人。他带领团队在国际上率先突破植物工厂作物快速繁育关键技术,探明水稻、小麦、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等作物快速生长、提早开花与结实的光-营养耦合作用规律,实现作物生育期减半、60天左右收获,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与此同时,他还国际首创栽培层数超过20层的垂直无人植物工厂,突破高层全流程机械化作业、微环境均匀调控等关键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100项重大科技成果;创制低成本设施蔬菜工厂化栽培技术,为西南设施园艺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扎根四川,肩负使命,开拓现代都市农业新领域,2018年入川以来,聚集22支创新团队、200多名各类人才,为成都和四川现代农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曾未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设计所副所长、正高级工程师

推动解决我国核动力设计软件一系列“卡脖子”问题,在核动力先进数值计算程序、综合集成研发平台方面开展了系统性、开拓性的研究。他主持研制的系列平台已广泛应用于核电核动力工程,社会和经济效益突出,推动我国核动力数字化研发能力从单项技术突破到系统化、自主化的跨越发展。

不止于此。曾未还聚焦软件平台核心技术成果转化,积极推进成都软件平台产业生态的构建;汇聚国内软件平台领域领军学者和专业技术人才,指导软件平台全面推广开展创新技术研究,场景应用开发和产业应用拓展,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发表相关专著、论文。


创新成都

由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共同书写

TA们,是成都科技工作者中的部分代表

起航新征程

成都科技工作者

正在不同的岗位上

坚持创新不息

发挥担当作为

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

科技创新中心

接续奋斗!

部分图据:四川大学网站、锦绣青羊(ID:qingyangqu)、成都玖锦科技有限公司网站

出品:成都科技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