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 网站首页 |
电话:028-86643862
工作成果

共话:创新驱动 成都加速前行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6.05| 浏览:8667次


创新,是一座城市的符号

翻开世界的“创新”版图:

创新在伦敦

伦敦依托全球金融中心优势,构建科技金融协同共兴模式,诞生了全欧洲50%的金融科技初创公司、30%的独角兽企业,成为“世界创新之都”。

创新在东京

东京依托创新资源富集优势,形成政产学研内生驱动模式,集聚了日本30%高校院所和40%大学生,专利转化率高达80%,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产出能力最强的城市。


创新在上海


上海依托开放包容文化优势,建设“最高最好最优”营商环境,集聚超过70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450余家外资研发中心,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创新在深圳

    深圳依托改革开放窗口优势,以企业为主体推动科技创新,诞生了一大批本土领军高科技企业,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创新城市。


      从世界到中国,

      从伦敦到深圳,创新向前,下一站,成都!

        科技创造美好生活,创新赋能城市未来。

        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以及城市群发展战略的“棋盘”上,

        成都一直是其中不可忽视、备受期许的“一子”。

        成都要如何进一步汇聚创新“浪潮”,

      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

      6月3日,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举行,推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战略规划,发布成都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18条”和人才新政“2.0版”……聚焦世界先进城市,构筑增长极、形成动力源,为成都科技创新发展按下“快进键”。

      成都这一盘科技创新的“棋局”已拉开帷幕。在此机遇下,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抢占创新发展制高点,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共同构筑成都科技创新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




        前瞻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设立专项资金,聚焦航空航天、生物科技、信息科学、网络安全、智能智造等重点领域,携手高校院所共同争取大科学装置,全力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积极培育高水平实验室集群

        以国家实验室布局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为契机,加快筹建天府实验室,建立首席执行官、首席科学家制度,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大力突破。

        热议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催生原始创新和尖端科研成果的“摇篮”,既能显著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亦能提升城市竞争话语权。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将围绕国际前沿科技领域,吸引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资源落地成都,最终形成良性循环,共建产业生态圈。”

        作为我国重要的医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国家级基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连续六年在“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上排名全国第一,拥有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及省部级研究平台及重点实验室39个、科研支撑机构及公共服务平台7个,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从原始研发到产业转化的完整创新产业服务链。

        未来,增强成都的原始创新能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将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对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表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已构建了从基础科学研究、临床研究到产业创新转化的完整创新生态链,接下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将围绕国际前沿科技领域,建设包括前沿医学中心、国际临床研究中心等多个创新中心,吸引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资源落地成都,最终形成良性循环,共建产业生态圈。”

        “背靠全院100多个研究所,中科院成都分院不仅要发挥科技创新的策源引领作用,更要依托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打造科教融合发展中心和基地。”

        中科院成都分院科技合作处处长董微介绍,目前,中科院成都光电所、成都生物所、成都山地所、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中科信息,以及成都有机化学公司等机构已完成了整体搬迁,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项目也正在筹备中,随着成都超算中心建设逐步推进,中科院成都分院已经在积极的谋划下一步“十四五”科教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董微认为,背靠全院100多个研究所,中科院成都分院不仅要发挥科技创新的策源引领作用,更要依托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打造科教融合发展中心和基地。




        聚焦初创型科技企业成长需求

        设立创业投资母基金和蓉漂人才发展基金,年内建成1000万平方米高品质科创空间。

        聚焦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需求

        设立应用场景专项资金,建设“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市场验证—技术迭代—应用推广—首购首用。

        聚焦创新型领军企业做强做大需求

        “一企一策”自主立项,开发“硬核”产品,让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挑大梁、当龙头。

        热议

        水大鱼大,创新的池水,还需市场的激荡。扎根成都,作为创新生力军的科技企业,正在谋求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成都正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打造环城生态圈,这也给我们的产品落地提供了应用场景。”

        四川金瑞麒智能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在对国内多个城市进行考察后,2017年落户成都,短短三年时间,已经成为全国唯一的一个开模、量产和运营低速载人自动驾驶产品的企业,也是百度、阿波罗生态系统中唯一一个产业化的企业,拥有全部自主研发能力和低速自动驾驶核心技术,以及超过二十多项相关领域的国际国内知识产权。

        “成都正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打造环城生态圈,这也给我们的产品落地提供了应用场景。”四川金瑞麒智能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志刚说,去年以来公司研发的低速载人自动驾驶车已经在江滩公园、兴隆湖等地进行了试运营,收到了很好的反馈,未来企业还将在绿道、公园投用,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依托科学城,将有效建立创新生态圈,把各个领域的企业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航母式的舰队。”

        专注于区块链安全领域的成都链安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全球领先的智能合约自动形式化验证平台VaaS,并基于此,建立了Beosin“一站式”区块链安全平台,为区块链企业提供安全审计、虚拟资产追溯与AML反洗钱等全方位的安全服务与支持。

        成都将高标准建设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也将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依托科学城,将有效建立创新生态圈,把各个领域的企业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航母式的舰队。”成都链安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文生表示,链安将抓住机遇,对标伦敦、东京等城市,为国内外的合作伙伴提供整个区块链全生态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和安全顾问支持。





      努力营造优越政策环境

      突出城市战略和市场需求导向,实施“科学城人才行动计划”,创新激励-创业孵化-人才公寓-股权激励-贡献奖励。

      努力创造优越生活环境

      建设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公园城市,高品质打造绿道体系和国际化社区。

      努力创造优越社会环境

      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

      热议

      以“人才新政”引来35万青年人才落户,此次成都再度加码,重磅推出人才新政“2.0版”,充分彰显了引才爱才的决心。

      “城市加强对人才的获取这是好现象,但人才光靠争夺是不够的。人才有供给端,也有需求端。我们既需要能够把钱变成知识的人才,也需要进一步把知识变成钱的人才。”

      “京东集团在成都有2万多名员工。”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智联云总裁、京东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周伯文表示,不论是在零售、物流,还是在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C2B的人工智能反向产品定制领域,均在成都有布局。接下来,京东会结合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的前沿科技探索,把人才及一些核心的项目、业务进一步向西部聚集,特别是形成以成都为代表的城市聚集。

      同时,周伯文提出,“城市加强对人才的获取这是好现象,但人才光靠争夺是不够的。人才有供给端,也有需求端。我们既需要能够把钱变成知识的人才,也需要进一步把知识变成钱的人才。”这是新的突破、新的专利,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造价值,然后形成一个可商业化、可产生持续价值的产品。“成都在这一方面也做了探索,值得惊喜、期待。”周伯文说道。

      “从工作环境到生活环境,成都真正是在礼遇人才。”

      “成都对人才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了。”成都卡诺普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联合创始人邓世海兴奋的说道。除了给予人才科技创新方面的支持,还从生活的多方面让人才无后顾之忧,“从工作环境到生活环境,成都真正是在礼遇人才。”

      同时,“此次人才新政‘2.0版’提出,联合企业、高校吸引人才,既有自己培育,也有吸引引进,多方面结合,这对企业而言,令人振奋。”邓世海表示,公司将扎根成都,共同推动整个机器人研发生产应用产业链的良性发展。




      着力打通体制堵点

      持续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为高校院所“放权松绑”,让有作为、有贡献的科研人员“名利双收”

      着力打通过程断点

      培育一批高层次科技服务机构,鼓励高校院所开放创新资源,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着力解决成果保护难点

      推动设立成都知识产权法院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系。

      热议: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成都一直敢为人先。此次,在科技创新大会上释放出来的一系列政策、机制,让人振奋。

      “我们还将积极引入国际化一流的科学家和资源,促进成都科技创新发展。”

      香港城市大学成都研究院是香港城市大学在内地设立的第二个策略性发展平台,是川港科技创新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

      香港城市大学成都研究院副院长冯灏表示,“一方面,香港城市大学将结合自己的优势学科,把科研成果同成都市的发展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也将借助我们的平台,把香港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人才吸引到成都。此外,作为一个国际化交流平台,我们还将积极引入国际化一流的科学家和资源,促进成都科技创新发展。”

      “我们也期待通过共建西部科学城的机遇,进一步支撑研究院打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双轮驱动两大使命。”

      作为最早入驻成都科学城的创新研究机构之一,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把自己定位在学校的原创成果和产业转化之间的桥梁和平台。目前,研究院已经引入了4个大的领域,32个创新团队,孵化了13家创新的企业,其中有5家高新技术企业。


      “我们关注到成都市希望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这和我们研究院的定位非常吻合,我们也期待通过共建西部科学城的机遇,进一步支撑研究院打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双轮驱动两大使命。”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科研管理部主任吕岚春表示,对于科技创新,他希望未来能够建设能源互联网方面的重大研究平台,承担能源互联网重大项目,培育重大成果,在产业发展方面能够打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集聚,促进技术转移和转化,培育更多的创新主体,培育更多的创新成果。





      完善风投资本引育机制

      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创业孵化器等主体发起和参与设立创投风投机构,依托新经济“双千”发布活动搭建常态化路演平台,大力扶持“耐心资本”。

      完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

      放宽引导基金出资期限、杠杆要求和财政出资返投比例;

      鼓励产业基金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风投资本联投跟投;

      健全兼并收购、股权回购、科创板等多元化退出机制。

      建立科技企业资产证券化支持机制

      实施交子之星经济证券化倍增行动计划;

      支持企业知识产权形成的底层资产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

      热议:

      每一次产业革命的兴起,无不源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金融生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要做大做强的企业来说,资本、人才、政策、环境等每个要素都缺一不可。”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西南地区首家登陆科创板的企业,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进认为,“对要做大做强的企业来说,资本、人才、政策、环境等每个要素都缺一不可。”


      “先导登陆科创板是一个机遇。此次,针对科创板,成都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对企业的支持也非常具体。”李进表示,立足天府国际生物城,一方面,成都先导接下来将围绕其核心技术加强科研攻关,夯实企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成都先导将致力吸引产业上下游企业集聚,共同打造产业生态圈,助力成都产业功能区建设。

      “出台了针对科创板的相关政策,并引入上交所西部基地,是真正帮助科技企业做科创板的引导和支持。”

      成都通甲优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高枫直言此次科技创新大会“干货满满”。


      “特别是在金融支持上,除了投入更多‘真金白银’,还出台了针对科创板的相关政策,并引入上交所西部基地,是真正帮助科技企业做科创板的引导和支持。”高枫表示,“我们还将仔细研究,其实很多政策,并不是大家以为的门槛很高,那么遥不可及。不仅是我们公司,我们产业链上的许多创业小伙伴都有机会,借助资本做大做强。”

      构筑增长极,

      形成动力源,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成都正在前行!